免责声明
本平台发布的信息内容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本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我们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改正。
发布时间:2019-12-17 来源:本站
作者:佚名 编辑:小痴
【时下,追求健康天然的食品成分已经成为消费趋势,但是随着自然资源越来越紧缺,势必需要以技术手段来实现大规模生产,仅靠天然种植萃取显然是不可能的。如今,有一种技术可以生成与天然萃取一样健康的成分,这就是发酵。】
时下,追求健康天然的食品成分已经成为消费趋势,但是随着自然资源越来越紧缺,势必需要以技术手段来实现大规模生产,仅靠天然种植萃取显然是不可能的。如今,有一种技术可以生成与天然萃取一样健康的成分,这就是发酵
发酵用于生产和保存食品的方法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不少商家如今正在试图利用这一古老的加工方法,来寻找制造食品配料的新方法。
古老而又较新的方法
众所周知,发酵食品会增加肠道菌群中的有益菌,有助于消化和免疫系统的健康。不过有专家表示,尽管消费者知道发酵可以生产酒、啤酒、奶酪、豆瓣酱、康普茶等产品,但很少有人知道它可以应用于食品添加剂领域。这一过程与传统发酵不同,生产者不向发酵材料中接种起始生物,而是将目标基因直接插入宿主生物(通常是酵母)中,然后再利用发酵培养基,产生目标生物和副产品成分,生产者可以从发酵物中收获成分并纯化以供使用。
专家指出,发酵已在食品饮料制备中使用了数千年,但是在配料和添加剂方面,还是一种相对较新的生产方法。现在可用的发酵生成添加剂仍然很少,但是随着供应商逐渐掌握相关技术,数量已经越来越多,不再只是用于生产柠檬酸等酸化剂以及赤藓糖醇等糖醇类物质。
发酵过程不仅会产生一两个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而且可能还会产生数百个。大米或其他蛋白质等天然成分发酵会自然产生苦味掩盖剂、增味剂、冷却剂、甜味增强剂等。而且该过程所带来的利好超出了成分本身,因为发酵是一种“可持续解决方案”,对土地、水和能源的需求极少,还可以用废弃的糖作为发酵培养基。
常见的甜味剂赤藓糖醇主要就是通过发酵生产的,虽然某些水果和蘑菇会产生少量赤藓糖醇,但是为了降低成本不可能大规模天然提取,发酵法生产赤藓糖醇不仅价格合理,可以生产出同规格的高质量产品,并且确保了供应链的可靠性,不受原料质量和供应波动的影响。其他糖醇主要通过氢化法生产,相对来说,发酵生产的赤藓糖醇更接近天然的提取和转化过程,这也是其优势之一。
发酵生产的成分新品
那么,发酵在哪些新的添加剂生产过程中起到作用呢?
国外有企业利用发酵法生产素食用大豆血红素,这种成分可使人造肉变红,并让其质感更接近真实的肉。固氮植物(例如大豆)会自然产生血红素并将其存储在其根部。虽然此前该企业已具备从此类植物中提取血红素的技术,但由于经济和环境成本太高,于是他们将大豆中产生血红素的基因移植到酵母细胞中,然后再通过发酵产生大豆血红素。
发酵法可以生产EverSweet甜菊糖甜味剂。甜叶菊中甜度最好的Reb M和Reb D无法大量从叶片中获得,如果通过传统方法来提取它们,成本太高且效率低下。为了商业化大规模生产这两种物质,有的公司使用“面包酵母”来生产与甜叶菊叶片中一样的Reb M和Reb D分子。通过这一方法,可为客户提供大量无苦味的高甜度甜菊糖产品。
发酵法还可以用于生产维生素K2。专家指出,过去主要从奶酪和日本纳豆等食物中获得这种脂溶性维生素,但天然产生该活性成分的唯一方法是通过细菌发酵。这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排放和废物极少,而且可以贴上清洁标签。已有公司使用具有高生产能力的芽孢杆菌属种来分离天然Menquinone-7(维生素K2最具生物活性形式),然后对其进行纯化,将其浓缩为不含已知过敏原的优质活性成分。
还有公司开发出了酵母来源的虾青素。与藻类来源的虾青素相比,这种新型虾青素具有略微不同的微型结构,因而能够快速有效地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
发酵法还可以用于减糖。一些企业通过乳酸发酵将甜菜汁的糖含量降低了约10%,从而开发出一种具有“新鲜风味、较低的甜度和甜菜固有的健康益处”的成分。发酵的水果和蔬菜产品,如发酵的甜菜汁,为企业减糖提供了符合清洁标签的替代品。
有专家指出,发酵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过程。以这种方式生产食品配料的技术需要多年的培训和经验,发酵需要严格把控卫生措施,以确保所需的微生物能够不受有害微生物的影响。所以,这对于能够熟练利用酵母技术的酵母生产商来说,或许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进入原料生产领域。
总的来说,相比化学合成,发酵能产生更高质量和高纯度的成分,而且发酵过程也是安全、可控、可追溯的,相信通过发酵生产的原配料会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区星)
中国食品报网
免责声明
本平台发布的信息内容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本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我们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改正。